从教室到网上的转变激发了我的匠人本质
—网上录播课生成记
由于新冠病毒在全球蔓延,2020年注定将成为历史的长卷中被重点标注的一个年份,这一年有悲伤和焦虑,也有困难和挑战,更有思考和变革。教育界的巨大变革之一就是把教学从教室里转移到了网上,这一转变对于教师们而言,最直接而明显的变化就是需要调整课件形式,需要更加精心地打磨每一个教学环节。正所谓“大难临头方显英雄本色”,北美的对外汉语教师们没有丝毫迟疑,迅速地投入到了这场变革中,或三五成群地互相学习请教,或积极参与各单位组织的专业培训。我也被洪流卷入其中,在迎风破浪拼命挥动着手臂避免掉队的过程中,我却越来越兴致盎然、乐在其中。我常常感觉自己制作一堂网上录播课的过程,就是一个匠人创作一件艺术品的过程,我就是一个教书匠。
一件作品的诞生首先需要有灵魂,就是创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就一堂课而言那就是教学目标。我的教学对象是美国特洛伊大学孔子学院下属汉语教学中心多森市凯丽泉小学(Kelly Springs Elementary School),所教授的语言点涵盖YCT考试大纲。由于该地区存在学生频繁转学的现象,所以常常面临学生汉语水平严重不统一的情况,一个班里有一半儿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汉语,而另一半儿已经学过两年了。转为录播课形式以后,课程会更加开放,教学对象也会更加广泛。针对这一特点,我决定在教学设计中将汉语语言与中国文化紧密结合,以丰富的中国文化元素作为主题,自然地加入教学大纲中规定的语言点。这样一来,对于新老学习者同样具有新鲜感和趣味性,而且还可以让学生们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充分领略中国文化的魅力以及汉语语言的独特之处。
由于教学对象都是小学生,而且汉语水平极其有限,如何让学生们深刻而清晰地感受汉语语言,体会汉语与他们母语的不同,了解汉语语法的规律和汉字的特点呢?教学策略和手段必须做到深入浅出、形象直观。我们都知道由简入繁易、由繁至简难!在我制作网上录播课程的过程中,在这方面投入的精力和时间是最多的,反复琢磨、查找现成的教学资源、不断学习新技术对课件进行精雕细琢,从而寻求最佳的表现效果。于是乎,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画面,我在电脑前一坐几个小时,茶不思饭不想,仿佛进入另一个无人之境。我相信随着网上教学的发展,会出现更多适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即使回归教室以后,这些仍然是极其宝贵的资源。
我的匠人本质还体现在我对绘画的爱好上。画面的美感如同音乐一样是超越语言之上的一种沟通手段,我相信美能唤起任何人的共鸣,包括稚嫩的孩子,所以我从来不吝惜在课件的画面色彩以及布局方面下工夫。博大精深的中国书法及国画无疑给予了我丰富的营养,为我的录播课制作提供了无穷的灵感和素材。我想通过我的课件让我的学生们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美,也感受到中国人那颗向美的心。
俗话说的好,“编筐编篓在于收口!”一堂录播课最后的关键一步就是配音及合成录制。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偶尔的一点儿口误可以被及时的纠正,甚至可能被教室里的噪音掩盖过去,即便被学生发现了也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不会留下任何痕迹。但是网上录播课正好相反,在一个被缩小的时间空间里,任何一个小小的错误都会被无限放大,并将被永远记录下来,所以这就要求在配音时严谨再严谨,我有时会因为一个措辞或者一个卡壳不得不反复录上十几遍。不仅要在配音上精益求精,形象上也丝毫不能马虎,服装也要讲究些,为了制作网上录播课,我特意选了一件具有中国风的上衣作为直播专用服装。
作为一名孜孜不倦地制作网上录播课的教书匠,我性格中的那点儿“强迫症”特质终于有机会从阴暗的角落里走到了聚光灯下的台前,接受着我个人给予的掌声和鼓励,暂且就把它归类为工匠精神吧。当我们代表祖国在北美跟当地同行共事时,这种根植于血液中的勤奋认真的工作状态也是最好的中国名片。
作者简介:姜娜,大连枫叶职业技术学院教师,2018年9月至今,任教于特洛伊大学孔子学院下属汉语教学中心多森市凯丽泉小学